曹操看到袁绍拿出一个全新的印章,还能透出一点点光,高兴问道:“本初兄哪来的好东西啊?”
袁绍回答道:“绍从一位友人那里获得的。”袁绍这人毕竟是能折节下士的,要不不会有人追随他,曹操也未必能和他坐在一起谈论一个印章。
(资料图片)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绍有姿貌威容,爱士养名。既累世台司,宾客所归,加倾心折节,莫不争赴其庭,士无贵贱,与之抗礼,辎軿柴毂,填接街陌。
“不错啊,你朋友真有水平的。”曹操敷衍似的称赞道,另一面很鄙夷袁绍居然会对一块印章情有独钟,和鸿门宴上喜欢汉高祖送来的玉佩的项羽一样。
《三国志·魏武帝纪》:绍又尝得一玉印,於太祖坐中举向其肘,太祖由是笑而恶焉。
“你知道的,老哥我兵强马壮,两个孩子个个能力超群,还有谁能挑战我的位置?”袁绍更加得意地笑着,曹操只能苦笑,想着给他一点点教训。
《魏书》:太祖大笑曰:"吾不听汝也。"绍复使人说太祖曰:"今袁公势盛兵强,二子已长,天下群英,孰逾於此?"太祖不应。由是益不直绍,图诛灭之。
这时候,一个人走进来,见袁绍拿出印章,不客气地说道:“本初,你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匡扶汉室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,不是在这里炫耀你那个只能收藏的印章!”
曹操看了一会,确认是自己的好兄弟张邈,说话夹枪带棒的,激怒了袁绍:“张邈!你难道就想身首异处吗?”叫曹操拔剑杀掉张邈。
曹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,支开张邈,对袁绍说:“本初哪,孟卓是话糙理不糙,本意是想劝你的,犹如老师一样。”随即说了夏侯惇的例子:“你知道吗?我兄弟夏侯惇杀了一个侮辱他老师的人,尊师重道的重要性明白吧?”
《三国志·张邈传》:袁绍既为盟主,有骄矜色,邈正议责绍。绍使太祖杀邈,太祖不听,责绍曰:“孟卓,亲友也,是非当容之。今天下未定,不宜自相危也。”邈知之,益德太祖。
《三国志·夏侯惇传》:年十四,就师学,人有辱其师者,惇杀之,由是以烈气闻。
袁绍气消了不少,放过了张邈,张邈知道曹操不肯杀自己,反而替自己说情心里想:“曹孟德才是最值得交的朋友,袁绍那小子根本就是沽名钓誉而已,不把我当兄弟。”
这时候,关东军的进程稍微遇到了挫折,袁绍心里没有主意,问曹操:“如果失败了,我们怎么办?”
曹操反问道:“先说说你的想法。”袁绍遥望四周,说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南边直到黄河,北边直到燕山,辅之以戎狄的军队,向南发展,你认为怎么样?”
曹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任用人才,讲究仁义,无处不是我的地盘。”
《三国志·魏武帝纪》:初,绍与公共起兵,绍问公曰:"若事不辑,则方面何所可据?"公曰:"足下意以为何如?"绍曰:"吾南据河,北阻燕、代,兼戎狄之众,南向以争天下,庶可以济乎?"公曰:"吾任天下之智力,以道御之,无所不可。"